危机,藏在进攻里     DATE: 2023-09-28 08:38:50

跑个两三千米没意义 ,危机需要“守得住” 。藏进攻里

不到一个月,危机接连摸到了三款A+级轿车的藏进攻里新车型 ,比亚迪海豹(参数丨图片)DM-i上市 ,危机长安启源A07预售,藏进攻里吉利银河L6上市……价格区间折叠度高,危机主打一个“你卷 ,藏进攻里我更卷” 。危机

非常熟悉的藏进攻里节奏,A级轿车市场再次迎来在燃油车时代说惯了的危机那句话 ,“得A级家轿车得天下” ,藏进攻里厮杀正在变得激烈 。危机此前 ,藏进攻里比亚迪秦Plus DM-i月销量超过东风日产轩逸登顶A级轿车市场冠军的危机时候 ,就等待着一个答案 ,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未竟之事  ,能否在新能源时代里完成?



这个未竟之事,便是和合资品牌之间泾渭分明的分水岭,15万元的天花板能不能彻底撕开 。虽然领克和魏牌也曾短暂地突破过这条分水岭 ,但未能带领中国汽车品牌站稳脚跟 。话语权,仍旧是合资品牌说了算 。

如今  ,随着A级车市场“电进油退” ,又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厮杀 ,抢夺的仍旧是话语权的归属。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 ,A级车对应的是大众主流消费市场,只有在这个市场掌握话语权,自主品牌才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的故乡,就是自己的主场”。

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打开A级车的销量榜单,日产轩逸 、大众朗逸 、通用英朗  、丰田卡罗拉等车型的身影 ,屡见不鲜。如今 ,借助新能源大势 ,情况有了一些改变 ,今年上半年在A级车前十榜单中  ,自主品牌抢占4席,除了轩逸和朗逸进入销量榜前五 ,卡罗拉勉强守住销量前十的门槛 ,其他车型辉煌不再。

这是一件好事情 。

但是 ,担忧也接踵而至。

因为新车扎根推出 ,价格重叠度高 ,价格战会过于持久 。在如此加速内卷的情况下 ,一旦摆脱不了价格战 ,又会犯以前的老错误,很容易“为他人做嫁衣”。

“插混尖刀,直入腹地”

A级车市场一直国内车市竞争之最 ,目前的局面已然形成 ,燃油车内卷 ,新能源搅局 。

毋庸置疑的是 ,比亚迪、吉利 、长安等自主品牌以新能源车型在A级车市场的厮杀算得上赢家。根据中汽协给出的数据,上半年A级燃油车累计销售433.6万辆,同比下降3.8% ,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40.5万辆,同比增长63% 。

包括比亚迪秦PLUS ,埃安S和长安UNI-V等车型  ,都榜上有名 ,夸赞的声音纷沓而至。毕竟 ,曾在末位缠斗的自主品牌车型,一跃成为A级车的佼佼者,“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的赞美,声声入耳 ,确实好听。



A级车市场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A级车是赖以生存的支撑”,可以说是国内消费者最多的细分市场,没有之一 。乘联会给出的数据,从2017年开始,A级车市场的销量占比一直在25%以上,体量足够庞大 。

2022年全年A级车累计销售494.9万辆 ,同比下降4.2% ,但仍旧占据了国内销量大盘的1/4 。这也是为什么在自主品牌如此不讲理的新能源车型布局的轰炸下,合资品牌的转型还在慢悠悠的原因 ,手里有A级车的主导权的底气在 。

去年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A级车有19款 ,合资品牌还是占有11席,虽然曾经耳熟能详的科鲁兹 、索纳塔等车型不见了踪影 ,这仍然并不妨碍消费者在买第一辆车的时候 ,容易想到的还是大众与通用 ,丰田与日产 。

一直以来 ,10万-15万价格区间的紧凑型乘用车市场,都是丰田  、本田  、大众等合资燃油车的绝对领域。不过,形势的变化已经掩藏不住 。

自主品牌在A级车的份额在大幅增长,以前只能望其项背的的德日美系在A级车的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局面算得上“大洗牌” 。这并不意外,毕竟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之间的拉锯战,已经在整个市场形成份额超过50%的常态局面 。



可以说,以混动的形势切入A级车市场的自主品牌 ,打了一场进击战 ,让合资品牌们开始被逼后退 。诸如海豚 、秦 、AION S等车型都在这个市场如鱼得水,搅局搅得火热 。

其中 ,最为标志性的是,有着“燃油颠覆者”之称的比亚迪秦PLUSDM-i,以9.98万元起售价直接杀入合资燃油车的价格腹地,甚至登顶A级车月销量冠军,这也是中国汽车12年来首次在A级轿车市场夺冠 。

于是 ,有了一个形容,“插混尖刀,直入腹地” ,进攻来势汹汹,主导权易位。

看到了A级车市场反击力量的自主品牌们开始加码 ,以更低的新车价格,更卷的配置,投入更多的车型希望圈地跑马 ,合资车对A级车的垄断逐渐被打破,这个市场也重新变得流动起来。

提防两个变化

自主品牌开始在A级车市场围猎合资车 ,被视为“难而正确的事”  。只是  ,这个“难而正确的事”推进之时 ,仍旧要提防两个正在发生的变化。

一个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就没有改掉的毛病  ,容易在价格战中“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另一个变化是,在A级车市场经营了多年的合资车企 ,正在以“油电同价”的方式,以A+配置 ,甚至B级车配置下探重整车型布局。

虽然,自主品牌在A级车时常揭竿而起的样子,带着勃勃野心 ,合资品牌也确实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但是变数太多了。

长城汽车轮值总裁穆峰表示 ,汽车的定价并不是根据成本定价,而是基于竞争定价,这种价格站说明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之中,只要转型不结束,价格战就不会结束。

各家车企也都在思考 ,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的状态,到底能够存在多久?这种模式能不能持续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品牌还能坚守 ?

都要打个问号  。

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目前在A级车热销的国产插混车型的原因很简单 :省油且便宜 。换而言之,就是燃油车时代老生常谈的那个词 ,“性价比”。比如  ,秦DM-i冠军版的最低配车型上,价格做到了9.98万元,这是大众通用等车企目前无法在混动车型上可以做到的事情 。

如果说,在几万元的市场,比亚迪海豚和五菱云朵因为竞争对手并不多,可以有着稳定的占位,但是在10到20万元的区间内 ,是厮杀的重灾区 。就会容易造成一个局面,蒙着眼厮杀 ,可能没杀到合资车企 ,先在自主品牌头上一顿乱砍,毕竟今年车企之间的争执被搬上台面的不少  。

目前 ,新车型布局加速,为了控制成本和拉低售价,也有不少车企在配置上动了一些小心思 。于是 ,业内有所担心“再这么卷下去,就怕卷掉了自己的未来。”目前释放出的信号 ,与燃油车时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就拿比亚迪海豹DM-i和长安启源A07来说 ,一个上市价格在16万元 ,一个预售价15.8万元,都是B级车的配置 ,A+级车的售价 ,主打一个“卷自己 ,卷别人”。

启源A07的预售价,很容易想到会不会背刺长安深蓝SL03?毕竟 ,两款车型都提供增程、纯电两种动力版本,造车平台一致,都是EPA1原生纯电平台。

比亚迪海豹DM-i和长安启源A07想以A+级的价格攻下B级车市场,可以用得上“艰难” 。虽然 ,合资品牌在燃油A级车销量下跌 ,话语权减弱 ,但是在B级车还算得上坚挺。比亚迪汉是以C级车的定位,降级竞争B级车市场,才能拿到现在的成绩 。竞争落点在A+级市场的海豹DM-i ,环绕的对手实在太多了 。

吉利银河L6以11.28万元起售价 ,立志于成为新一代智能电混新标杆,但是如何避免与10.98万元起售的帝豪L雷神Hi-P形成对抗,考验着吉利的智慧。

与此同时,合资车企的反击,正在变得迅速。

上汽大众ID.3降价之后月销量突破万辆之后,“没有卖不动的车 ,只有卖不动的价格”,这个观点再次被拉了出来 ,这个观点也一直支撑着自主品牌用A级车的价格打B级车市场。

目前 ,合资车企在加入价格战的同时,正在以“油电同价”作为守住A级车市场的新战略,比亚迪深谙这个战略的作用有多大加持 ,比亚迪提出的“油电同价” ,已经成为A级燃油与插混之争的关键转折点。

目前,东风日产轩逸以燃电并举之势,力图掌握市场主动权。朗逸也并未坐以待毙 ,通过降价、增加配置等策略向A级家轿市场发起反攻 。上半年  ,轩逸拿下销量冠军 ,8月朗逸降价3万元,再次以3万多销量夺得A级车销冠,都在说明真正掌握话语权,中国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披荆斩棘。



与合资车企对抗,就是一个万米长跑的过程 ,谁最终能跑到终点 ,暂时没有答案 。跑个两三千米没意义,需要“守得住” 。只是 ,窗口期非常短,所有人都明白 ,局势逼人。

在这个进击与防守的过程  ,不得不担心,还未完全掌握话语权的自主品牌,再次犯下“多生孩子好打架”“激进”等错误,一不留神就为他人做了嫁衣。

毕竟,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的故事,主角可能是你 ,也可能变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