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种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     DATE: 2023-09-28 08:18:09

中国空间站已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航天工程随即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育种亿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年增8月18日 ,产粮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召开。食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航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等专家介绍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育种亿特别是年增空间站建造期间空间科学 、空间应用 、产粮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食约进展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航天

空间站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研与应用项目

空间站规划和建造期 ,育种亿中国载人航天研制部署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年增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设施 ,持续滚动开展大规模的产粮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已正式运行,食约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 ,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首先,建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国际先进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研究平台,学科覆盖全面 。中国空间站舱内25个科学实验机柜与一系列舱外设施接口,能够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等诸多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应用;空间站平台为应用载荷提供强大的机、电、热 、信息、排气以及机械臂、货物进出舱等基础支持条件;优化提升了货船、人船天地往返运输能力 。

其次 ,瞄准前沿战略系统谋划 ,构建空间站应用专家体系。建立了由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和科学讨论组组成的层次化专家组织架构,广泛吸纳了能够代表国家空间科学的最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

同时 ,面向应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应用项目征集 、遴选、培育 、立项和择优机制 。此外 ,还形成了完善的载荷研制能力和入站准入机制 、强大的在轨实验支持能力  。

截至目前 ,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 、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 ,获得原始数据近100TB,下行了近300个实验样品 ,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  、药物 、医疗和农业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起,就提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的理念 ,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

载人飞船阶段任务 ,安排我国当时规模最大、领域方向最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计划,29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均为国内首次开展 ,对我国空间生命、材料等基础研究起到开创奠基作用;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实施了70余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空间站阶段任务 ,立足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 ,研制了我国覆盖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最全 、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舱外实(试)验设施。

服务国计民生,空间应用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 、药物、医疗和农业技术;微重力流体 、燃烧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材料短板问题 、改进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等作出了贡献;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 ,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 ,蔬菜 、水果 、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 ,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此外 ,工程应用取得的成果还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防灾减灾 、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 。

将长期高效运行国家太空实验室 ,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

林西强介绍,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将长期高效运行体系完善、水平领先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 。展望未来,中国空间站有望获取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

基础研究方面 ,瞄准宇宙起源演化 、物质本质规律 、人类太空长期生存等重大前沿问题 ,持续产出新认知 、新理论,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发现和科学突破  ,为提升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贡献中国力量 。当前正在研制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 ,入轨后将开展17500平方度的大面积天区深场巡天观测以及不同类型天体的精细观测,预期在宇宙学、暗物质与暗能量  、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紧邻星系等问题上取得丰硕的开创性科学成果。

技术创新方面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突破和掌握医药 、材料、能源 、信息等领域相关核心关键技术 ,服务国家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通过开展空间材料制备研究 ,可为国家战略急需材料的制备与工艺改进做出实质贡献。通过空间干细胞与增殖分化、器官芯片与类器官、蛋白质结晶、合成生物制造等方面研究 ,可为面向大众健康的再生医学、精准医疗、新药开发等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 。

实验室能力提升方面,按照工程任务规划 ,未来空间站将结合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变化 ,动态调整空间站维护升级策略 ,结合空间站舱段扩展 ,研制并上行新型科学仪器与试验载荷,持续提升太空实验室规模与水平。例如,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拟布局哺乳动物培育 、脑科学研究等仪器设备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深空探测需求,建设受控生命生态系统验证相关技术;结合基础物理发展态势  ,拟面向复杂等离子体研究布局新型科学实验机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9日 04 版)